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问答 > 正文

搜神记(《搜神记》中最让人感伤的故事,其实人生无不如此)

admin admin 2023-09-12 01:07:15

晋时,吴兴一人有二男,田中作时,尝见父来骂詈,赶打之。童以告母,母问其父。父大惊,知是鬼魅,便令儿斫之。鬼便寂不复往。父忧,恐儿为鬼所困,便自往看。儿谓是鬼,便杀而埋之。鬼便遂归,作其父形,且语其家:“二儿已杀妖矣。”儿暮归,共相庆贺,积年不觉。后有一法师过其家,语二儿云:“君尊候有大邪气。”儿以白父,父大怒。儿出以语师,令速去。师遂作声入,父即成大老狸,入床下,遂擒杀之。向所杀者,乃真父也。改殡治服。一儿遂自杀,一儿忿懊亦死。

这是《搜神记》中的一个故事,这个被命名为《吴兴老狸》的故事堪称为《搜神记》中最悲惨的。因为它没有因,只有果。《搜神记》的思想很古朴很单纯,大都是为了惩恶扬善,无论是妖怪还是动物,大都知恩图报。人若杀生,或是做下坏事,会遭到报应的。比如这个故事:“钱塘人姓杜,船行时大雪日暮,有女子素衣来岸上。杜曰:‘何不入船?’遂相调戏。杜阎船载之。后成白鹭,飞去。杜恶之,便病死。”虽说这个姓杜的男子过错并不大,死得也有点冤枉,但是谁让他太色,随便调戏人呢?还有这个,“元嘉中,广州有三人,共入山中伐木。忽见石窠中有二卵,大如升,取煮之,汤始热,便闻林中如风雨声,须臾,有一蛇,大十围,长四五丈,径来,於汤中衔卵去。三人无几皆死。”就因要吃个蛇蛋,三人遭报应死了。谁让他们嘴太馋呢,总归还是有过不对的地方。

假如《吴兴老狸》这个故事的结尾,补上一句,二兄弟的爹曾做过什么缺德事,这是遭到报应所致,自然会降低我读后的悲伤感。但是,如此画蛇添足,则恰恰大大降低了这个故事的品质了。人生总是带有偶然性,一个阴差阳错,就会导致一个人的整个人生满盘皆变。此故事就是因一个偶然差错,造成三人相继命丧黄泉。

学者萧功秦就在其新书《家书中的百年史》中反思了自己父亲及他人命运的偶然性,“不久前我读到军统大特务沈醉的回忆录才得知,沈醉在抗战初期,他的女友执意要去延安,也要他一起去,他为了爱情纠结了很久,由于一念之差而没去延安,后来进了军统,却成了共产党最凶悍的敌人,走上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。另一位国民党的军政要人的回忆录更有意思,大意是他那天早上起床晚了,约定好去延安抗大的汽车已经开走了,下一部车是去西安国民党黄埔第七军校的,于是这位青年学生就上了车,各人人生之旅的剪刀差由此而开始。在他们当时这些青年人看来,现在是国共合作,反正去哪里都一样,都是去抗日”。萧功秦感叹道:“在个人命运的一些节骨眼上,偶然性会起很大作用。”

英国哲学家奥克索特说:“人没有本质,只有历史。”

(部分图片来自网络)

声明:本站 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 能读书便是福 所有,原文出处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415903831#qq.com 删除。
首页/图文栏目列表底部广告位(手机)
Powered By /,Copyright © 2017-2025,京ICP1234567-2号 统计代码